一组早就想好了的主题静物,也算是俺的生活状态记录吧——谨以此画纪念这一段教学的日子
静物:军绿挎包、输液瓶子、印油盒、大提斗毛笔、亚麻布、杯子、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的书、【中国新闻周刊】牛皮纸信封、【老年报】报纸
工具:水粉
用时:100分钟
地点:老闻画室
时间:2007.11.3
【图片较大,请点右上角的按钮全屏浏览,切切~~】

第一步骤:干笔单色群青以线构图,经营画面位置,把握住整组静物的大感觉。

第二步骤:单色普蓝解决形体问题,淡彩找出大明暗关系。之所以把这一步单提出来,就是为了强调画面的黑白灰关系。

第三步骤:大笔触铺大色,色调要和谐,这一步胆子放开了最痛快了。通过冷暖、明度、纯度、虚实等诸多对比因素,强化色彩的空间关系:注意看画面中报纸、瓶子商标和书本这三块白色的微差,还有桌面、牛皮纸信封和亚麻衬布的色彩区别。

第四步骤:在整体的前提下深入刻画局部,注重画面效果,形色结合,笔笔到位,最后调整收拾完成画面。这一步虽然时间很长,其实画得最痛快了。

原大局部之一:挎包因在空间的最里面用笔要松动一些,注意绿色暗面的补色关系,红五角星和“为人民服务”文字要根据体面转折随坡就势,点到为止。顺便提一句:不知大家还记得吗?这包迈子也曾画过,她的画在这里。

原大局部之二:注意瓶子的透光特性与纸报轻薄透的质感表现;黑杯子是画面的最重色,既要重下去,又要有色彩。何大桥也曾画过药瓶子,这玩意儿细品味还真透着一股子关于生命与健康的哲学意味,呵呵,扯远了。

原大局部之三:笔毛用笔要松动出现一些飞白效果;瓶子的投影依次经过报纸、信封、书本这样几个台阶,要讲究色和形的虚实冷暖变化,以及瓶体聚光的特性;印油盒的刻画要强调色彩本身的纯度变化,用饱和的朱红色并区别于挎包上的冷红色,笔杆刮出盒盖边缘的亮边细节。

画面效果与静物实物的对比照片:画就是画,它画得是你所感觉到的色彩关系,以及你要表达的东西,绝非是静物简单的物象形色转移,这一点很重要。有了这个意识,你才能主动的把握和表现静物的色彩。

范画完了,其实老师想通过示范告诉大家——技巧并不是学画的目的,我们要学会思考,画画是要更多地动脑子才对啊。盼着你们有出息。最后给俺的学生们来张合影,回来处理照片才发现,大家几乎都没有看镜头~~
-------------------------------------------------
题外话:
俺凑趣儿也在月球上建了一小窝
劳驾大伙儿到下面的地址,找到那个【顶】字狠狠的点啊~
http://go.news.163.com/moon/index.html?id=44314&partiti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