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9 | 马克•吕布 (1)
类别(牛皮盒子) | 评论(8) | 阅读(800) | 发表于 17:2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马克•吕布是法国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他在蜚声国际的玛格纳图片社成立不久就加盟其中,并担任过长达十四年的欧洲总部副总裁,后来又担任了几年的总裁。退休后仍然向玛格纳图片社提供作品。马克•吕布与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也是我们应该了解他的原因之一。

马克•吕布的作品追求平实自然的玛格纳摄影风格,为了保证视觉效果的真实,他习惯使用徕卡M6型相机,配用35毫米的镜头,以其宁静柔顺的快门不致惊动被摄的对象,而35毫米镜头被很多摄影家认为是较符合人眼视角的一种135相机镜头。他的作品在全世界摄影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这位长着一脑袋花白头发的摄影大师用他那锐利的目光注视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他报道过越南战争、中国文化大革命以及其它许多历史大事。

1956年初,马克•吕布花了6个月时间从巴黎开车去到印度,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认识周恩来的人,于是,1957年1月,他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开始了他的第一次长期旅行,由此也开始了他和中国的不解之缘。 

在1957年发表了他对中国报道的第一张图片。从那时起他多次访问中国,观察和记录了中国发生的许多历史大事。马克.吕布以其独到的眼光拍摄了很多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照片。对于反映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与历史特色起着见证与忠实纪录的作用。

他坚持抓拍,不干涉对象,只用现场光,其作品注重细节与内涵,平实的画面耐人寻味。他以他那锐利的目光注视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但他的作品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用友善、温和的画面去赞美东方的和谐之美,有时也提出善意的批评。他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表达、去介入。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从他身上除了摄影艺术的光辉还可以看到别的东西。

马克•吕布的底片上记录着他与当地人民自然地交流,在中国,自然也是如此。当他1957年带着对亚洲的敬畏来到当时还不那么开放的中国时,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展现在他面前,他感到非常“好奇”,“就摄影师而言,只有自己感到新奇了,你的作品才能给读者以新鲜、新奇的感觉。”

于是,中国成为了他摄影的主题,马克•吕布还表示,“事实上不仅是中国,我对整个东方都非常感兴趣,因为东方有着另外一种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另外一种全新的文化。”

如今,马克•吕布已经20多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许多历史大事,用无声的照片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他以其独到的眼光拍摄了很多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照片,对于反映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与历史特色起着见证与忠实纪录的作用,出版了《中国的三面旗帜》、《中国40年摄影集》、《明日上海》等摄影集,用友善、温和的画面去赞美东方的和谐之美,或是提出善意的批评。

 不过,虽然世人对马克•吕布的作品一直都有着以上的褒奖,但他自己却认为“那些相片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它们不代表任何观点或价值判断,更无法为中国历史变迁提供见证。”对于他来说,摄影已经不仅仅是职业,“而是一种激情,一种偏执。我总是愿意把我见到的那些漂亮的人或者景物拍下来,这其实也是在对眼睛进行训练。对摄影家来说,对视觉的特有判断非常重要。”


1957北京


北京1965


1957北京


1965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广州1956


1957


1957山西


1957山西


1965


1965


广西1965


陕西1965


北京大学1965


邓小平1982


1992

1992


天安门1992


1993


上海1995


浙江1995


深圳1994


天安门1993


深圳1995


巩俐1993


1992上海


1992深圳


1995上海



1995北京


 


 

0

评论Comments(8条)

老闻
老闻
2008/4/15 10:07:05
#8
【人文与视界】里的马克.吕布作品专集
[[徐家宁]]
[[徐家宁]]
2008/3/22 17:31:40
#7
请问这篇文章是您原创吗?我们想付费引用,不知您是否同意,方便请联系我:徐家宁 mr.jnxu@gmail.com 谢谢。
作者:
文章并非原创,网上收集整理。已回信。
[蛹]
[蛹]
2006/12/6 22:32:12
#6
最喜欢小孩子爬门槛的那个,如果照片中的人健在的话,最低也有50岁了。瞬间啊!我姥爷以前也是照相的,阿鲁克尔沁旗最早的照相馆就是他开的,他还会“修版”,就是在底片上下功夫,把照闭眼了的人给修成睁眼的等等,有不少人家压箱底的老照片就是他照的,他还画背景,在硬纸板上画天安门、小汽车啥的,然后再小汽车背面放上小凳子,人坐在小凳子上,就像坐在汽车里......后来公私合营,照相馆就成了公家的了,再后来我就不知道了。 单位加班,全公司取消周六、日,估计得明年再来了。
作者:
上来看看,发现你的长篇留言。俺爷爷也是照相的,也自己用白布和水粉画布景,上面一个大亭子,呵呵~~还记得小时候他用定时快门照全家福的样子,现在俺还收藏着他用过的海鸥牌双镜头照相机。俺在熬夜,给大四老兄做LOGO,呵呵~~困死了
[Lightoy]
[Lightoy]
2006/9/14 12:52:13
#5
弥足珍贵的照片!~~
作者:

历史的瞬间

[付海彬]
[付海彬]
2006/9/11 12:11:54
#4
赶觉道时代步伐之快了
作者:
是呀,跨度很大,照片忠实地记录了一个真实存在又真实消失了的中国
[bjpw]
[bjpw]
2006/9/10 7:34:23
地板
能感觉到时代的进步.
作者:
马克.吕布拍的照片,简直是中国发展的一面镜子
[Carina]
[Carina]
2006/9/9 22:24:04
板凳
圖片已閱。。喜歡最後一張的那把傘。。^^
作者:
洋妞美人图——深深的时代烙印,90年代的时髦玩意儿
[zor]
[zor]
2006/9/9 19:40:23
沙发
不咋,没牛克.赵云 厉害
<< 1

发表留言post

用 户Name:
密 码Password:
内 容Comment:
http://www.5d.cn/images/size_down.gif http://www.5d.cn/images/size_up.gif
验 证Verify:
日志分类
首页[889]
作品[79]
没计[145]
老闻画室[106]
金脚印童画[32]
迈丫儿[80]
片段[174]
牛皮盒子[62]
POP[13]
影动[60]
乐耳[48]
UFO[20]
网兜[70]